秋意正濃的時候,大家可以放慢節奏,閱讀一些令人感動而有力量的文字。本期推薦書單中,《江姐:傲雪紅梅》還原了一位革命先烈的人生歷程,《袁隆平傳》展現了一位偉大科學家的成長點滴,《樂府詩集》讓我們感受傳統文化的大美音韻,《看世界》讓我們跟隨外交官傅瑩一道放眼中國與世界……讓我們一起,閱讀中國,感受祖國的魅力。
從英烈故事中汲取人生力量
《江姐:傲雪紅梅》
作者:厲華、陳莎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該書由紅巖專家厲華和江姐故里自貢市委黨校副教授陳莎共同完成,是解讀江姐最為翔實的著作。該書分為7個板塊,采用新史料、新觀點對江姐進行全方位解讀。講述了江姐的故鄉、童年、人生經歷、革命故事、紅巖檔案中真實的江姐、偉大的革命精神等內容。全書語言生動活潑,圖文并茂,學術性與可讀性俱佳,將真實的革命英烈江姐的故事解讀給讀者。
還原袁隆平的不凡一生
《袁隆平傳》
作者:郭久麟
出版社:西南大學出版社
該書以第二人稱的角度記錄了袁隆平從出生至今的人生歷程。主要包括:袁隆平出生、求學生涯、在西南大學求學、在安江農校、挑戰世界難題、勇闖三系配套關、攻克兩系法、水稻外交、國家領導人的關懷和鞭策、獲得的崇高榮譽、愛情婚姻家庭等等,內容豐富,記錄詳實,是了解、研究袁隆平其人、其成果的一部有價值的作品。
重慶版的“覺醒年代”
《太平門》
作者:徐鵬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這是一部以川渝早期革命為背景,以留法勤工儉學青年學子的成長為原型創作的小說。故事情節鋪陳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以重要歷史史實為框架,以虛構人物為主線,講述了從1910年川漢鐵路籌建,至1920年重慶留法預備學校首批畢業生赴法國勤工儉學這10年間,全川乃至全國革命的種子都在悄悄萌芽,四處醞釀和發生著的革命運動正在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腐朽頑固的封建王朝,川渝人民尋找救國真理,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被譽為重慶版的“覺醒年代”。
更好地理解中國對外政策
《看世界》
作者:傅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傅瑩曾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她的這本文集初衷在于增進中國與世界的了解,回應當時國際上關心的一些問題。文集分成世界秩序、全球格局與中國角色、中美關系、中俄關系、東亞問題、南海局勢等9個篇章,其中部分內容系在國內首次公開發表。在國際形勢發生復雜深刻變化之際,本書或許能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國對外政策與國際關系的態勢和趨勢。
全球視野下觀察“中國崛起”
《查爾斯河畔論中國崛起》
作者:方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書作者利用在美國哈佛大學訪學的機會,走訪了多位知名學者專家,結合自己多年的觀察與思考,從政治、經濟、歷史等不同角度,提出只有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才能實現中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乃至引領全球治理變革,才能在世界政治經濟版圖的重塑中占得先機,為中國崛起提供制度保障。
我們都是趕路人
《趕路人》
作者:李小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這是一部有著閱讀質感的小說文集,也是一本容易引人共鳴的走心之作。作者在前行的過程中,將自己聽到的故事、自己的心情與思考傾注筆端,圍繞著人行走于世間繞不開的永恒主題,演繹出了一個又一個截然不同卻頗有共鳴的故事。故事總是開始于結束之后,我們都忙著趕路,有的時候卻不明方向,有過彷徨,有過迷茫,在人生的單行道上,嘗盡人間百味。
愛與感動的幻想小說
《消失的火星雨》
作者:小森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一部書寫夢幻與純真、愛與感動的幻想小說。書中,高中借讀生笛拉在一次春游活動中給一位偶遇的小男孩買了一只風箏,男孩作為感激,送了她一塊木板。而這塊木板是進入四季城——春城的門票??稍谂R出發前,笛拉發現進春城的門票變成了進夏城,她只好陰差陽錯地進入了這座會下火星雨的夏城……
工作是一種充滿愛的行為
《工作的意義:從史前到未來的人類變革》
作者:[英]詹姆斯·蘇茲曼
譯者:蔣宗強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人類從何時開始工作的?人與工作的關系發生過哪些改變?人被當作生產力工具投入經濟增長,又是怎樣形成的?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劍橋大學的人類學家詹姆斯·蘇茲曼繪制了一幅宏大的工作簡史。他在這本書中,從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到智能化的人類未來,挑戰了關于工作變革與人類進化的一些深刻的假設。
中國古代流行歌曲大觀
《樂府詩集》
作者:郭茂倩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樂府詩集》是北宋郭茂倩編撰的上古至唐、五代的樂府詩歌總集。全書共一百卷,以輯錄漢魏至唐的樂府詩為主。根據音樂性質的不同,所集作品分為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新樂府辭等十二大類。每一類有總序,每一曲有題解,對樂曲的起源、性質、演唱配器等均有詳盡說明,其中還保存了不少已失傳著作的內容。
生而為人,好好睡覺
《我們為什么要睡覺》
作者:[英]馬修·沃克
譯者:田盈春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聞名世界的神經科學家馬修·沃克帶我們踏上了一段有趣旅程,讓我們得以了解最新的睡眠知識。這本書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還探討了睡眠質量下降對認知、健康、安全、工作方面產生的影響,這些見解可能會改變你的生活方式,值得一讀。
(本報記者 歐云霄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