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彥雪)日前,記者從區工商聯獲悉,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區關于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各項部署,我區建立了由區委政法委、區委統戰部統籌,區工商聯與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和區司法局協調聯動的“2+5”溝通協作機制,通過強機制、搭平臺、重服務,打造“渝北法律服務樣本”,鍛造法律服務“金盾”,為優化法治營商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
建立法律服務工作機制。區委政法委、區委統戰部聯合制發了《服務民營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把區工商聯、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和區司法局納入成員單位,明確了各成員單位職能職責,建立會議制度、通報制度、信息聯絡制度和督查制度,形成全區政法系統與統戰部、工商聯密切協作的大格局。
搭建立體法律服務網絡。區工商聯聯合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司法局率先在全市成立“兩團一委”(民營企業律師服務團、民營企業檢察官服務團、民營企業商事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建立律師事務所與基層商協會對接機制(后更名為“萬所聯萬會”),推進與司法行政部門合作,構建法律服務平臺,將優質法律服務精準送達企業。不僅如此,隨著近年來渝北對外開放平臺擴大,我區還建立渝北臨空國際貿易示范園,區工商聯聯合區司法局在園區內率先成立西部首個重慶臨空政策法律服務國際中心,為境外企業“走進來”、本地企業“走出去”提供全程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的高品質法律服務,進而提高貿易示范園的法治水平。
狠抓民企高質量法律服務。區工商聯積極組織開展“進機關、進商會、進企業、進園區”法治宣傳活動,多次邀請公檢法工作人員分別就預防經濟犯罪、職務犯罪及民營企業常見涉訴案例解析等舉辦專題講座;充分發揮律師團作用,深入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及《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打造“善法者說”宣講品牌,通過法治大講堂、線上小課堂、線上普法有獎答題活動、線下普法知識競賽等形式開展法治宣傳活動,使法治宣傳更加靈活有效。緊盯風險防控,強化法治體檢,聯合區司法局、律師團開展走訪調研,深入商協會和企業開展“菜單式”法治體檢,出具“一企一報告”;加強警企溝通,聯合區公安分局對執法辦案工作中發現的民營企業管理漏洞、經營不規范等問題,及時提出針對性改進意見,提供合同、借貸、知識產權糾紛等咨詢服務300多起;分行業召開專題座談會,收集企業法律訴求,增強法律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依法紓困解難,高效化解矛盾糾紛,通過開展惠企法律援助、著力糾紛調解等措施,積極化解矛盾,目前已成功調解案件糾紛105件,涉案標的8600余萬元,有力維護了企業合法權益。
探索建立企業合規“渝北模式”。區工商聯、區檢察院等八家單位在全市率先開展企業合規試點工作,并在市工商聯、市檢察院聯合指導下先行先試,辦理了全市首個適用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民企案件,目前該案已進行盡職調查、合規治理、三方評估正提請三方合規機制管委會審議研究。在今年舉行的第四屆民營經濟法治建設峰會上,區工商聯與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溝通協作機制和龍山街道商會“萬所聯萬會”做法獲評全國典型事例。
下一步,區工商聯將進一步整合資源、創新方式、深化服務,貫徹落實好《服務民營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的各項要求,充分發揮工商聯橋梁紐帶作用,架起政企聯動同心橋,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