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在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
本報記者 楊薈琳 攝
本報訊(記者 楊薈琳)“感謝你們幫我們個體工商戶解決難題,為我們的創業掃除障礙,我感到非常溫暖!”日前,龍山街道市場監管所副所長毛曉虎手機收到這樣一條群眾發來的短信,對該所的工作表示感謝。據了解,今年以來,我區通過不斷優化審批流程,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提升政務服務質效,推進便利化建設等,切實做好優化營商環境這篇文章,為渝北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他們真正把為企業解困落實在了具體實際中?!闭劦烬埳浇值朗袌霰O管所為企業做的工作,轄區內個體工商戶李先生(化名)如是說。今年7月21日,毛曉虎和同事正準備外出核查舉報線索時,碰上一位行色匆匆的市民。毛曉虎察覺到異常,主動詢問辦事緣由。詢問得知,李先生的個體戶執照異常了,銀行辦理不了對公賬戶,而他有一筆急需收取的款項,對方要求以對公賬戶轉賬支付,銀行要求先到市場監管所解決異常問題。得知這一情況后,毛曉虎陪其到辦事大廳,指導補辦年報、填寫信用修復相關表格,同時打電話讓社區網格員幫忙核實經營情況,按程序為其進行了信用修復,在半個小時內解決了這位個體戶的問題。為便于提供后期政策咨詢服務,毛曉虎還主動留下了自己的工作電話號碼。
這樣的溫暖故事在渝北還有很多:簡化竣工聯合驗收,71個竣工項目實現聯合驗收;為4個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提供幫辦代辦服務,幫助企業節約成本700余萬元;在區級中心及鎮街建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切實破解群眾辦事難問題……
對企業來說,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都不能缺少。為了打造更優營商環境,今年來區政務辦以事項管理為基礎,不斷優化審批流程。在工作中,全區編制發布標準化實施清單辦事指南,梳理行政許可事項目錄清單297項、“零材料辦理”事項清單440項、“零跑動”事項1220項、“最多跑一次”事項212項。不斷優化事項流程,實現時限壓縮比82.6%、即辦件比例52.9%、全程網辦比例83.8%,其中行政許可事項全程網辦比例91.1%。
為了讓群眾少跑腿,我區以實體大廳為載體,不斷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對行政許可事項實現“應進盡進”,推進“三集中三到位”,形成區、鎮街、村社區三級聯動的政務服務體系,全區742項行政許可事項實現“應進盡進”。推進“一窗綜辦”,區中心分8個領域實行“一窗綜辦”,社會事務、建設領域試點三方購買服務推行“無差別”綜窗受理,實現“一站”辦理到“一窗”辦理的優化。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實行首席代表負責制、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設置咨詢服務臺及“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為企業群眾提供引導、咨詢、輔導、幫辦等服務,并對大廳實行全天候巡檢,督促不斷優化服務。
為提升審批質效,我區以重點改革為抓手,積極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推行“證照分離”,開辦企業實現“一網通辦、一日辦結”,今年以來實現涉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辦件1324件、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辦件12680件,新設立各類市場主體27962戶,企業登記辦理量居全市第一;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行4個階段“一窗受理、并聯審批”,創新推出“簽約即供地”“交地即交證”“拿證即開工”,簡化竣工聯合驗收。
同時,我區以開拓創新為突破,不斷推進便利化建設。開展“專區受理+專員代辦”工作,構建“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窗口單位+平臺公司”的幫辦代辦工作體系,制定了幫辦代辦工作制度、編制完善工程建設領域審批服務流程圖和辦事指南;發布首批共49項幫辦代辦政務服務事項,組建近70名的幫辦代辦隊伍,建立18個重點項目服務臺賬,1-8月幫辦代辦480件,收集審批手續辦理過程中的意見建議及問題10余條,并逐項跟蹤答復。推出政務服務“周六不打烊”,自今年運行以來共辦件2032件、提供咨詢服2185人次;拓展“一件事一次辦”主題服務,今年增加套餐數量至102個,共辦件1219件。大力實施以“全渝通辦”和“川渝通辦”為重點的“跨區域通辦”,今年以來,“全渝通辦”共辦件40余萬件,“川渝通辦”共辦件約3萬件,簽訂“跨區域通辦”合作協議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