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m4gct"></td>
  1. <p id="m4gct"></p>
    <pre id="m4gct"></pre>

  2. 渝北鄉村蝶變

    形魂兼備 宜居宜業

    大盛鎮天險洞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本報記者 任天駒 攝

    本報訊(記者 周新宇)近日,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委獲悉,近年來,渝北區立足實際,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一體推進、同步落實,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美麗宜居“高顏值”

    據區農業農村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渝北區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主要取得了三個成效。

    一是抓重點,讓鄉村顏值“美”起來。渝北區按照“點、線、面”結合,創新“八改六化”標準要求,以四條旅游主線為重點,扮靚鄉村“顏值”,建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片24個,整治提升農村危舊房7.5萬戶,改造農村戶廁4萬余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3%,建設改造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21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76%。

    二是補短板,讓鄉村基礎設施“強”起來。為進一步增強和改善農村環境質量、承載功能、居住條件,渝北區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建成“四好農村路”2280公里、入戶道路1500公里,村民小組通達率、通暢率均達100%,實現“鎮鎮通公交、村村通農客、戶戶通人行路”。同時,渝北區建成農村集中供水工程92個、分散供水工程248個,農村自來水集中供水率98%,天然氣行政村覆蓋率77%,行政村郵政快遞服務覆蓋率95%,實現動力電村村通、光纖和4G網絡行政村全覆蓋。

    三是惠民生,讓鄉村公共服務“優”起來。近年來,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不斷優化,實施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和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項目107個,學前教育入園率高于95%,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100%,鎮達標衛生院、村達標衛生室覆蓋率均達100%、鎮標準化文化服務中心、村文化活動室覆蓋率100%,每個鎮都有標準化敬老院、智慧綜治中心、消防隊。

    形魂兼備“有氣質”

    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才會有生命力。如何在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中做到形魂兼備?渝北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挖掘,喚活“沉睡文化”。多方調研走訪,并提煉出渝北民居文化、器物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和非遺文化,讓挖掘培育出來的鄉村文化能得到群眾支持與認可,喚起群眾對鄉土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二是運用文化,賦予鄉村新生命。把前期挖掘出來的民居文化、器物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和非遺文化,在鄉村建設中予以應用,從而賦予了美麗鄉村新生命。例如,在民居文化方面,將民居文化元素符號與“八改六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內容結合起來,進行全方位綜合改造和立體美化。

    三是因地制宜,讓文化貼服本土。堅持就地取材,打造原汁原味、鄉情濃郁的美麗宜居鄉村,注重保護傳承,將歷史積淀和建筑設施融為一體。

    四是工匠精神,讓形魂完美結合。在建設美麗宜居鄉村過程中對房屋、道路、景觀、公共基礎設施等進行合理規劃布局,堅持去城市化,去他鄉化,既注重景觀打造,也注重功能性,實現自然美、功能美、人文美、適用美的有機統一。

    五是文化賦能,使廣袤鄉村蝶變。在古洛環線、南北大道沿線、玉龍線、印放線四條示范線上,建成一個個有生命力的美麗宜居鄉村。目前,渝北區已打造綠色示范村莊50個、農村人居環境示范點13個,市級美麗宜居鄉村40個。

    編輯:陳道圣
    欧美XXXX做受欧美Gay
      <td id="m4gct"></td>
    1. <p id="m4gct"></p>
      <pre id="m4gct"></pre>